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文化苑地 > 正文

治黄人的科技情怀 (郑涵之)

演讲前我想问问大家,有没有人去过红旗渠?有没有人听说过红旗渠的故事?现在您可以想象一下,几十万的老百姓,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,硬是靠着一双双手,凭着自己的血肉之躯,劈开太行山,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,将远在山西境内的漳河水引入他们千百年来饱受干旱之苦的故士,创造了一个闻名世界的奇迹——红旗渠,铸就了荡气回肠,雄厚博大的红旗渠精神。不同的岗位,同样的精神。不同的事业,同样的情怀,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近的这群人,他们常年与水为伴,与泥土沙石共舞,为了母亲河的安澜,用理想和信念谱写了中华治黄史上的千古绝唱,用生命和热血筑起了千里长堤,创造了前无古人七十载岁岁安澜的奇迹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

治黄人的科技情怀

勇于创新,它是一种奋发向上,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;一种不怕困难,敢于挑战的坚强意志;一种催人奋进,助人永攀高峰的无形力量。

相信大家一定会记得,当年黄委提出的“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”项目,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对黄河泥沙进行“淤粗排细”,减少下游含沙量,解决黄河水少沙多这一历史性的难题。“淤粗排细”几个汉字的简单组合却包含着沉甸甸的科技含量。先不说水流含沙量、下泄流量及历时等一系列临界参数值都还在试验阶段,就是试验期间来水来沙情况、水流在淤区中演进存在的不归一性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,每一项困难都是项目试验的拦路虎,每一个不确定性因素都会使试验变得异常复杂艰难。然而,再大的困难也拦不住我们治黄人的脚步,再差的条件也挡不住我们治黄人治理黄河的信心和决心。没有经验我们创造经验,没有先例我们打造先例。

有这样一个身影,他步履匆匆,眼神坚定,不分昼夜的穿梭在放淤试验工地里。工地每一个角落都遍布着他的足迹,每一项试验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。在试验进行到最关键的时期,他家里来了电话, 70多岁的母亲因突发脑溢血住院了,想想苦了一辈子的母亲,他心如刀绞,真想立刻飞奔到母亲的床前,一面是放於试验的重要节点,一面是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母亲,他没有犹豫,他在电话中嘱托在家中要照看中考女儿的妻子照顾好母亲,转过身,又投入到紧张的试验中。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,当年那个参加中考的小姑娘就是我。那时的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每年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,还没有一条河和他在一起的时间长。但是今天,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治黄人,站在修建整齐的大坝上,看着我们的母亲河平顺安静的流向大海,我心中对父亲的不解也随着涛涛河水消失在尽头。他把他的青春献给了母亲河,他把他的热血洒在了河东大地,他把他勤于钻研,敢于奉献的精神也潜移默化给了我。

自2011年工作以来,我参加了便捷式坡比仪、水位报警器、砼路沿石成型机等大大小小20余项科研试验,其中有成功的项目,也有失败的案例。但不管成败与否,试验过程中渗透的科研精神都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。它时刻告诉我,只有创新才能服务好黄河,只有科技治黄才能绘就黄河更加美好的明天!

同志们、朋友们: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。”作为新一代的治黄人,我们肩负着推进发展、再创辉煌的重任!我们必须把这种民族精神传承下去,牢牢把握“创新、创新、再创新”的发展方向,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唱响科技治黄、维系黄河健康生命的时代颂歌。

我的演讲结束了,谢谢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