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之窗 > 晋黄概览 > 正文

晋黄概况

黄河从偏关县老牛湾进入山西境内,由垣曲县碾盘沟出境,流经忻州、吕梁、临汾、运城4市19县,全长968.5千米。流域面积97138平方千米,占全省总面积的62.2%。该河道从地理形态上大致可分为四段。第一段从偏关至禹门口,流经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——晋陕峡谷,长630千米,水位落差达611米,比降0.84‰,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。第二段从禹门口至潼关(俗称小北干流),流经汾渭地堑,河谷展宽,河长132.5千米,河道宽浅散乱,冲淤变化剧烈,有揭河底特性。第三段从潼关至三门峡大坝,为三门峡库区,全长116千米。第四段从三门峡大坝至垣曲碾盘沟,流经中条山与崤山即黄河上最后一道峡谷——晋豫峡谷,全长90千米。在山西境内汇入黄河的支流有40多条,其中较大的有汾河、涑水河等10多条,这些支流绝大部分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,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。

历史上,山西对黄河的治理一直没有停止过。远古时期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,汉唐宋明清都进行过治理,现在还存有蒲州城旧城石堤,唐开元大铁牛等遗迹。解放后,山西省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治黄事业,从60年代后期开始修筑防洪工程,1972年山西省水利厅成立了“山西省河务处”,1978年成立了“山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”专门负责黄河小北干流和三门峡库区的治理工作。

由于河道特性,禹门口以上河段处于峡谷地带,控导和护岸工程较少,山西黄河防汛的重点放在了小北干流河段。该河段左岸流经运城市的河津、万荣、临猗、永济、芮城五县(市),沿河共有14个乡镇,112个行政村,15万余人,滩区面积42.29万亩。河道宽3~18千米,总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。水流散乱,河床宽浅,心滩、汊流十分发育,主流摆动频繁,为典型的堆积游荡性河道,俗有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之说。由于河道左右迁徙,两岸为争夺滩地引发大规模争纷械斗,该河段曾是全国典型的纠纷河段。

为解决小北干流两岸滩区纠纷,1952年,周恩来总理亲自做出了“主流划界”的指示。从1968年9月份开始,国家开始有计划、大规模开展小北干流治理。沿黄各县成立治黄指挥部,党政领导、部队官兵、农民群众等成千上万人投入火热的防洪工程建设中。截止1984年,小北干流山西一侧共修建沿河工程14处64.658千米,有效控制了河道灾害。

然而,由于由于没有统一规划,晋陕两岸部分工程形成阻水挑流工程,造成了两岸新的矛盾。为此,1985年,经国务院批准,黄委将两岸治黄机构接收,分别成立了黄河小北干流山西管理局和陕西管理局,对小北干流实施统一规划治理。同时,接收防洪工程54.03千米。经过“九五”可研、“近期可研”,截至目前,小北干流河段山西侧共修建河道整治工程23处,工程总长89.353千米。其中,黄委管理工程19处76.623千米,地方管理工程4处5段12.73千米。这些工程的修建,基本上规顺了主流,控导了河势,改善了该河段电灌站的引水和汾河、涑水河入黄条件,保护高崖93.4千米、滩地42万亩,为沿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。

上世纪80年代,黄委结合山西河段的特点和治理目标,通过接管和派出等形式,建立了多家管理单位。从偏关至禹门口河段,由黄委上中游管理局管理,主要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、水行政、水资源及河道的管理等工作;禹门口至潼关河段,由黄河小北干流山西河务局管理,主要开展防汛抢险、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、水行政、水资源管理等工作;潼关至三门峡水利枢纽大坝,由山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管理,黄河水政管理工作则由三门峡枢纽局代管。为加强流域管理,按照统一管理的原则,2009年12月31日,水利部印发《关于印发<黄河水利委员会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>的通知》(水人事[2009]643号),2010年2月23日,黄委会印发《关于黄河小北干流山西河务局更名并升格的通知》(黄人劳〔2010〕4号),批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河务局更名为“山西黄河河务局”,同时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。同时,黄委以“关于印发山西黄河河务局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”(黄人劳[2010]75号)批复山西局“三定”方案。通知规定,山西黄河河务局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的山西黄河管理机构,在山西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依法使水行政管理职责,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。山西黄河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。